Tel: (852)2548-4384
Fax: (852)2547-7163
e-mail: admin@ssna.com.hk

三水家鄉

    三水區位於廣東省中部,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北端,因西江、北江、綏江三江匯流境內而得名。全區總面積874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約53萬,有海外華僑、港澳合計同胞20多萬,是廣州著名僑鄉。
 
    坐擁珠江三角洲的區位優勢,並乘著港佛都市圈加速發展的時代機遇,近年來,三水國民經濟發展迅速,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日瑧完善,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全面加快,城鄉面貌日新月異。三水區按照「發展為先、民生為先、生態為大」的總體要求,堅持「園區興業、工業強區」的發展策略,打造「生態三水、時尚三水、飲料之鄉、長壽之鄉」四張皇牌,努力取得「現代產業之區、生態時尚之城、幸福長壽之鄉」的良好美譽。力促三二一騰飛計劃,三年再造一個經濟三水。
 
    今年以來,三水區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396.5億元,增長17%;工業總值1,418.7億元,增長23.8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7.7億元,增長20.3%;社會消費零售總額99.6億元,增長19.2%;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億元,增長20.6%;稅收總額29.8億元,增長23.8% (其中,國稅16.74億元,增長24.5%;地稅13.3億元,增長23%)。




旅港三水同鄉會之創立

  本會於宣統年間,開始正式籌辦,至民國元年(一九一二年)十一月一日呈淮香港政府立案,本會原名「旅港三水商工務局」由一九四零年起,改名為「旅港三水同鄉會」。

   在本會成立之前,原有「三水敦義堂」之組織,查遠在光緒年間,因有南洋各埠邑僑之遺骨,運至本港,待轉回鄉,當時有等或無親屬在港,或因鄉籍地址不詳, 無法轉運回鄉安葬,以致停在義庄,暴露未理者計有四十一罎,當時本會老前輩鄧錦堂,錢薏田、鄧鑑之、吳偉….等有見及此,逐發動捐款,並呈准政府撥出大口 環山地一段,建築石墓,安葬該項遺骨,是為「三水義塚」。

  在義塚建成後,由籌建義塚之餘款,購置第三街餘樂里舊木樓兩間,以為嘗業,將每年所收租金,除清明拜祭之外,兼辦慈善工作,每年推選值理,主持其事,是為「三水敦義堂」。

  及至宣統年間,本邑同鄉移居香港者日漸眾多,敦義堂之工作範圍亦遂漸擴展,於是擴大組織,成立「三水商工務局」。

  本會最初定名,擬為「三水商會」,後因「會」「社」名義對於當時港例,略有抵觸,又擬改為「三水商工務局」,但原日敦義堂之值理及會友等,不少為打銅工友,此時與本會合併組成,創辦人等,亦工亦商,人材濟濟,因此定名為「三水商工務局」。

  其後一九四零年起,同人等為集思廣益,發展會務起見,務使各界邑人,咸得加入,不為工商二字所限,又將商工務局,擴大組織,乃改稱為「三水同鄉會」。




網頁皇網頁設計 & 有意思網頁設計 Copyright © 2010 - 2023 旅港三水同鄉會. All rights reserved.